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,是—种严重危害人类健康和社会生产力的传染病。它在世界上广为流行,其发病居各病之首,在我国发病率占总人口的15%左右。具有病程长,病情变化复杂,治疗困难,预后差等特点。尤其慢性活动型乙肝容易转化成肝硬化,有的易转化成肝癌。目前,西医对于慢性乙肝的病因、病理、检测手段及疫苗注射预防等方面取得了较大发展,认识到乙型肝炎病毒HBV为DNA病毒,直径为42mm,为双层外壳病毒,原称Dane颗粒。它可通过输血、血浆、血制品或使用污染病毒的注射器针头、针灸用针、采血用具而发生感染。血液透析亦有感染HBV的危险。并在各种体液中广泛存在。乙型肝炎病毒的外壳含有表面抗原HbsAg,业已证明,HbsAg除存在于血清外,还可在唾液、尿液、胆汁、乳汁、汗液、羊水、月经、精液、阴道分泌物、胸腹水等中检得。其中唾液在传播中尤其重要,在慢性HbsAg携带者唾液中25%—50%的病人可检出HbsAg。乙型肝炎还可母婴传播,主要系分娩时接触母血或羊水和产后密切接触引起,另外还可通过胎盘直接传播。迄今西医尚未找到特效的治疗药物,中药亦不能在人体内直接杀灭乙肝病毒,但中医药可以通过“整体疗法”调动和促进人体潜在的免疫功能,间接地抑杀或祛除乙肝病毒。因此,中医药治疗慢性乙型肝炎有其独特疗效。


慢性乙型肝炎病毒滞留人体内,长期不易清除,损害脏腑、瘀阻气血,进而危及生命。中医认为,凡病不去者,皆由人体正气不能战胜邪气,致邪毒久恋人体,难以祛除。《黄帝内经》曰:“正气存内,邪不可干,邪之所凑,其气必虚。”正气,就是人体抵抗疾病的能力。人体的阴阳气血调和,则邪不能伤人。若阴阳气血失调,导致正气虚损,则无力抗邪,病邪乘虚而入而发病。正虚而不胜邪则邪毒久恋。在感染乙肝病毒后,一部分正气较盛之人,能将病毒抑制,产生抗体,此为“正气存内,邪不可干”。一部分正气较弱之人则发病或病毒在体内长期存在,不易祛除,甚至待人体正气衰减时衍生疾病,此为“邪之所凑,其气必虚”之故。


治疗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,切不可望文生义,误以为凡属于“病毒”感染,就当用清热解毒祛邪,殊不知清热解毒疗法不仅无法清除乙肝病毒,反而耗损人之元阳正气,使病邪进一步深入衍变。左氏中医创用“大补真元,扶正抑毒,养血调肝,健脾和胃”疗法治疗慢性乙肝,研制的“肝复康丸”以“血肉有情”之品大补先天真元以扶正抑毒;辅以养血调肝、健脾和胃以助后天生化之源。坚持治疗一年至两年时间,可使60%左右患者康复,病毒标志物阴转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