化脓性骨髓炎中医称为“附骨疽”

“疽”者,“痈疽”也,意为长在骨髓里的恶疮。又称“巴骨流痰”。本病是因毒邪深袭,阻于筋骨,经络壅塞,气血凝滞而成。分为急性期和慢性期。在急性期转入慢性期后,因其反复发作,经久不愈,中西医均视本病为难治之症。


本病的临床诊断

起病急骤,始有寒战高热,患肢疼痛彻骨,不能活动,动则剧痛。局部胖肿,皮肤红肿灼热。骨膜穿刺可抽出脓液,脓肿穿破骨膜后疼痛缓解。溃后因骨质破坏,脓水淋漓,甚至随着骨髓腔走串溃脓(俗称走痰)不能愈合,可由急性转入慢性,形成窦道,骨骼高低不平,反复发作。常有明显化脓性病灶存在。或有外伤,感受风寒湿邪等诱发因素。儿童及青少年最易罹患,成年人次之。好发于四肢骨干,尤以下肢为多见。


化脓性骨髓炎的治疗首推中西医结合

在急性期当以西医抗菌消炎为主,辅以中药清热凉血解毒;慢性期当以中医中药为主。治拟扶正托毒、软坚散结疗法,外用化腐导脓、生肌敛口之丹药敷溃口处。对于窦道较深者,用丹药制成药线插入窦道底部蚀腐引流,对于死骨梗塞、窦道壅堵不通者,当以外科手术扩创引流。所谓朽肉不去则新肉不长,“化腐”与“生肌”是矛盾的统—,孰轻孰重、孰多孰少,全凭医者临证掌控。


左氏中医研制的“左氏骨痹丸”,补肝肾以壮筋骨,通经络以活血脉,寓补于泻、寓泻于补,切合本病病机。可用于治疗慢性化脓性骨髓炎的全过程。坚持用药半年至一年时间,可获全功。例如古蔺县德跃镇祝某,隆昌县郊区郑某,皆为十五、六岁的少年时,因下肢患化脓性骨髓炎而辍学,在当地医院作手术治疗,溃口反复发作经年不愈。内服“左氏骨痹丸”,同时配合局部治疗。一年后均已康复,随访三十余年来未复发。